我想,這一天絕對值得記錄... 盼這天,我盼了10個月,我們家酷比終於開竅啦!

順便來談談爬行的好處及感覺統合吧 !

以往,酷比都是嗑書居多,但2008.08.14晚上,他竟然對閃亮亮的晶彩洞洞書產生了興趣,焦點從不在書上的他,竟然有停在書上的時候了,重點是,沒有咬!
此時此刻我只想灑小花來慶祝一下! 或是來瓶紅酒也不錯!

 

曾經,我自己自言自語的唸書,他老大呢,只想搶我手上的書去咬... 為此,我還難過了好久,氣餒了好一陣子,
還好雲珍教我如何引開的想咬書的注意力,例如,拿個東西讓他咬,或是,坐在對面,讓他拿不到書之類的,但說實在的,成效不是很大,他還是一心一意想咬!但,有雲珍的鼓勵,我還是努力不懈啦~ 終於讓我嚐到成功的果實了!

酷比啊!爭氣一點,別只是曇花一現...媽咪陪你加油!!

媽咪也需要人家加油打氣,當然囉,酷比有回應媽咪就會更努力。

●↓這些書呢,是專門買來給酷比咬的,因為所有的固齒器酷比都不愛!只愛咬書,當我發狠買了20本後,他對這些書的興趣就下降了!

為何買這麼多咧?因為柳丁家也要放一些丫,每個房間都要放,哈!

              ●↑胖胖的小手是不是粉可愛

●↓你看他,就是這樣咬書的! 

●↑雖然會看書了,咬書還是免不了。別這樣,酷比還在口慾期嘛

●↓8/7 不止咬書,搬書酷比也很行

●↓8/7 就這樣把書丟了一堆,總要把架上的書全部拿下來,這點和Q比一樣。是的,會丟就要會收哦!

8/14晚上,我發現他的目光停在這本晶彩洞洞書上,竟沒有要咬書,於是,我坐下來和他一起"看",這小子會看書了!

●↓8/15 我再測試他,他真的會看了
嘿,就是這一本,開啟了酷比看書之路

●↓8/15 自從他會看書了後,我覺得,他看書的眼神都溫柔了
哈~是媽咪想太多

●↓8/15 亮亮的書,酷比喜歡洞洞書系列。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4/16 走過嗑書時期,之後的路,希望平順些

●↓4/16 看到他胖胖的小手,就好想咬一口哦 
這時的他沒有牙,會用舌頭舔,試試味道

●↓4/16 別看他這麼開心,他是開心,有書可以啃

 

我不期望他很快會走,他爬太少、10個月就走,我反而擔心,但牛牛的酷比很喜歡站、扶東西走,他會站會走我都沒有鼓勵他,稱讚的一定是長輩,看到眼前的短利,就開心了嗎?
未來的路很長,我相信,只要身體健康,長大一定會走,他人生就只有短短這幾個月在爬,親愛的長輩們,不要急好嗎?

曾經,你們要我給酷比坐螃蟹車,還不懂嗎?

若我這樣做,我只要一條線綁著,讓他在安全的距離內滑行,那我會輕鬆許多,但,為了讓他的感覺器官及前庭感覺提供更多刺激,我不會這樣做!

我只希望他多爬一些,再多一些,每天都有個小小願望,就是希望他多爬,多吃,多看,勇敢去試~

在Q比身上,我看到成效,至少老師說她上課專心,認真聽老師講解,我想,這就很值得辛慰了!

若我為了自身的方便,剝奪了他感官的接觸、親身體驗,或許當下的我輕鬆,長遠來看,累的還是我及酷比本身!

因為孩子會不斷的以其身體動作來增加感官和運動的經驗,做為心智成長的開始,在嘗試錯誤中學習、練習、修正,建立生活常規,也奠定了日後心智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

部份文字取自這裡~淺談感覺統合 (家裡有小寶貝的,點進去看吧!)

想和各位分享,只願,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更優秀!

 

幼兒爬行,好處多多~

臺安醫院物理治療師 江長奇
爬行在寶寶的動作與知能發展占著蠻重要的地位,在爬行的過程中除了手腳接觸地面得到不同地面給予四肢不同的觸覺刺激,同時四肢與軀幹亦需有足夠的肌力發展對抗寶寶自身的體重。

對認知而言,爬行是寶寶身體有能力自主且準確移動的第一種方式,也是寶寶開拓視野的第一步,對於寶寶的認知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寶寶的爬行中,由於需要手腳合作才能將身體往前移動,藉此大量練習手腳協調運動,而在爬行時的心肺消耗是翻滾時所需消耗一倍以上,可以增加心肺耐受力,以期達到未來站立及快走時所需的心肺需求。

寶寶七個月時會先學會獨立坐在地上,對周遭物體有興趣時會將身體轉為移向物體,因為手支撐力量不足會轉成趴在地上抬頭直視物體,以手抓地的方式企圖將身體移向物體這是寶寶開始學爬的第一步,但是因為手腳力氣不足,因此會看到寶寶空晃手腳身體卻無法前進,到七個月半時開始發展爬行,通常一開始因為是大腿貼地,所以大腿收縮時身體會後退,加上手臂伸直的力氣發展較早,因此一開始爬行通常會先向後爬,之後等到手腳有足夠的推力時再往前爬。早期寶寶爬的方式是肚子貼地採匍匐前進,等到身體軀幹有足夠的力氣支撐身體重量且手腳可以一同將身體撐起時才開始採取肚子離地的爬行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瑪奇朵布蕾 的頭像
    瑪奇朵布蕾

    遇上幸福

    瑪奇朵布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